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分析

来源:建设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要推进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要推进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以及个人品德建设,激励民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可以说,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以及社会公德建设十分重视,倡导要发挥出二者的规范、引导作用,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从侧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囊括公德在内的社会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公德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公德的价值导向。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最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其主张的是经济上的富强、政治上的民主、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将之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从本质上说,这几方面都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的利益视为国家发展目标。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公德的价值尺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四类要素均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规范要求,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衡量民众行为的基本价值标杆。社会公德是民众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最基础的一类道德要求,所以社会公德建设急需清晰的价值尺度去规范民众公共行为意识、引导民众公共行为,如此才能进一步强化民众公德修养。由上可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四项要素属于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标杆,引领着社会公德建设标准,约束着民众公共行为。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民众责任感。目前,民众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民众价值选择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差异化特征,所以社会公德领域衍生出了很多非文明、非和谐的状况,这也是民众责任意识下滑的体现。这类客观现象一定要有价值观做引领,让人们主动承担责任,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以此来促进国家社会公德建设。需要注意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项要素是个人发展的价值要求,代表着每位国人对国家和社会以及他人应抱有的态度。所以说,需将此类具体价值要求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具体行为上,内化成个人价值信念以及道德追求,之后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个人责任心和社会公德水平。

(二)社会公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起到了助推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层面对个人提出了要求。社会公德属于道德之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核心地位不可撼动。随着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慢慢形成,急需以大众文化为载体去传播、推广。通过社会公德建设,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体国民更深层次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内涵。

二、目前存在的社会公德相关问题分析

(一)尊重意识和助人意识薄弱

第一,尊重意识有待提升。尊重指的就是对他人人格和他人尊严给予尊重,不以貌取人,要平等待人。处在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中,第一项原则便是平等,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尊重属于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中的首要要求。现实生活中,人的地位虽然有高低之分,但人格却无贵贱之别,平等不单单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充分尊重他人,才能获取他人的尊重。

第二,助人意识有待提升。助人为乐是友善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公德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助人为乐意识缺失现象频繁出现,在别人陷入困境之时,置之不理的人也有不少。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该类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这进一步说明,民众的助人意识急需提升。

(二)规则意识有待提升

第一,法律意识薄弱。如果视法律如无物,那么道德规范就像摆设一般。法律具备强制力,但是道德规则却没有,完全靠人自觉。现实社会中,漠视规则、违反法律制度的大有人在,践踏公园绿地、随地大小便、肆意闯红灯等情况时有发生。另外,还有超速驾驶、饮酒驾驶等违法情况,严重威胁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文章来源:《建设科技》 网址: http://www.jskjzz.cn/qikandaodu/2021/0512/1669.html



上一篇:西藏沿边村寨建设情况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医院党建工作与政工干部能力建设方式研究

建设科技投稿 | 建设科技编辑部| 建设科技版面费 | 建设科技论文发表 | 建设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建设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