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庆提出六大行动计划

来源:建设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我市将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月25日,重庆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垫江县召开,研究部署全市“一区两群”制造业协同发展相关工作。 据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我市将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月25日,重庆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垫江县召开,研究部署全市“一区两群”制造业协同发展相关工作。

据悉,按照全市“一区和“两大集团”协同发展,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心城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产业链,实现高端化、创新化、服务化转型,打造全市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区,主城区新区要围绕支柱产业等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等,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打造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要围绕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特色轻工业等细分领域,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一批“小而精”特色产业集群,提高绿色特色发展水平,建设全市制造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 ?

会议强调,各区县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着力抓好2-3个细分行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发展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共同解决优质制造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园区的“小集群”向区域“大集群”转变,全面建设和提升制造业。优质产业生态。

具体而言,一要加快推进“两江新区—长寿—涪陵—垫江”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区。显示产业集群和国内领先的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将发挥示范引领“两集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二是扩大和壮大长寿、涪陵先进钢材、高端合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规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材料产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并统筹两江新区燃料电池发展,统筹推进制氢、储氢、氢运输和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核心部件、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示范引领垫江等“两组”区县发展新材料下游产业。

三是统筹“万州-开州-云阳”制造业发展,以汽车、材料、消费品为主,医药、电子、装备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群策群力、协同建设的原则,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优势的城市产业集群。

四是加强“垫江-梁平-丰都-中县”发展,加快汽车、新材料、绿色建材、医药食品、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规划发展并将其建设成为市重要的制造业产业配套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五是推动“奉节-巫山-无锡-城口”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挖掘平湖文化风景区,诗歌文化带、长江三峡黄金旅游 核心区等特色文化资源对产业发展、特色轻工、农副食品发展的“增值”效应,地道药材和特色矿产资源开发。

六是推动渝东南武陵山区各区县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立足山地特色、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突出发展农副产品和特色轻工产业,共同发展中药材和特色矿产资源等产业。

会议还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聚焦产业投资、企业服务、技术创新、产业人才、降低成本等重点工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投资促进、园区建设等方面面临问题,相关工作要点对点推进。

上游新闻记者孙琼英

文章来源:《建设科技》 网址: http://www.jskjzz.cn/zonghexinwen/2021/0625/2011.html



上一篇: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华重公司高端精密铸造项目正
下一篇:如何规范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教育部9问答详解

建设科技投稿 | 建设科技编辑部| 建设科技版面费 | 建设科技论文发表 | 建设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建设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