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数字科技正在成为重塑

来源:建设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次是释放平台效益,深化长期合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银行的服务诉求已不再限于信贷业务,更需要银行利用自身科技金融的数据优势,承担起调节各方利益的组织者的作用。

其次是释放平台效益,深化长期合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银行的服务诉求已不再限于信贷业务,更需要银行利用自身科技金融的数据优势,承担起调节各方利益的组织者的作用。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激发自主创新等问题上,展现新作为。

此外,建设合作共赢的银企关系,纪志宏认为,关键是要用好技术变革这个外部的力量,真正围绕社会的痛点、难点,有效扩展金融服务的边界,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纪志宏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培育塑造互惠共赢健康长久的新型银企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然后是支持开放共享,推动良性竞合。数字经济时代,要求必须开放共享的思维,共建新生态。随着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数字科技将更有效激发产融结合的信息效应和决策效应,推动更加优质稳定的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实现金融生态与企业生态相容并进。

金融界9月2日消息 今日,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开放融合 绿色未来”为主题,共同探索中国金融业开放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描绘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首先,要以互惠共赢理念塑造健康银企关系。中国是一个间接融资的大国,健康的银企关系是金融安全、金融稳健的关键,塑造健康共赢、健康长久的银企关系,有助于市场主体渡难关、发展壮大,也有助于推动银行机构持续发展,增强韧性。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银企关系模式,不同的模式各有优劣。总体而言,都具有公平对等、相对稳定、合理竞争和合作共赢等关键的特征。

对于,以数字科技手段践行互惠共赢,纪志宏认为,首先是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公平、对等,营造透明的银企沟通机制,是降低中小企业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关键。

纪志宏认为,随着信息成本越来越可控,银企关系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居民关系,软信息的占有开始逐步公开化、外部化,维系新型银企关系的纽带,更多转变为银企双方遵守共同的契约和法规。银企之间的长期合作共享,也有利于形成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组织边界。

“历史上由于经营的惯性、能力的不足、工具的缺失,我们在塑造健康的银企关系上存在不少短板。”纪志宏说道,“近年来,数字科技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新逻辑和新方法。以此为支撑,建设银行全面推进普惠金融、住房租赁和金融科技战略,用实际行动解决社会的痛点和难点。数字科技正在成为我们重塑新型健康银企关系的基石与底座。”

“五年来,建设银行普惠贷款余额占比从2.5%上升到12%,新增占比从1.3%上升到21%,得益于数字风控体系的建设。普惠贷款不良率始终在1%以下,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打开了空间。新发放贷款利率下降2个多百分点,实现银企成本的共降和利益的共享。”纪志宏说。

“五年前,建设银行率先启动普惠金融战略,摒弃单纯依靠财务报表的信用评价体系,全面引入内外部多维数据,开展信用评估,大幅提高了企业筛选的精准性、企业授信额度的准确性和信贷服务的及时性。截止6月末,建设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达到2.14万亿,已成为全社会普惠金融供给最大的金融机构。”纪志宏分享道。

最后是是助力降本增效,实现互利共赢。为各类市场主体赋能减负的同时,银行也依托数字科技,通过精准画像、批量获客,自动检测系统审批等方式,有效降低了自身的操作成本、风险成本,从而为银行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空间。

文章来源:《建设科技》 网址: http://www.jskjzz.cn/zonghexinwen/2022/0902/2852.html



上一篇:北京将加强城市气候适应性建设,着力推进气候
下一篇:(科技)中拉可持续粮食创新中心建设加速推进

建设科技投稿 | 建设科技编辑部| 建设科技版面费 | 建设科技论文发表 | 建设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建设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